一、团队简介
团队名称:漫乡承艺队
实践时间:2023年7月19日至7月20日
实践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下土湖苏屋村
指导老师:杜建聪
团队成员:邓芊鑫、黄欢、林恩希、彭素青、丁可云、张心瑞、彭永烨、谢剑磊、黎相柏、王志杰
调研方向:体验客家凉帽等竹编制作技艺,在当地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发放问卷,就凉帽一类非遗文化的推广情况展开实地调研。思考如何让这门技艺结合现代化道路,捕获年轻人视野,吸引更多人主动进行技艺学习,推动纯手工竹编产品融入当下、融入潮流。
二、实践内容
为保护和宣传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7月19日,惠州学院漫乡承艺队抵达惠阳淡水街道下土湖苏屋村探寻非遗客家凉帽等竹编技艺。团队成员们发挥自身优势,合力协作,旨在将技艺与客家文化、东坡文化、国潮等ip进行深度结合,促进其推广与创新应用,为非遗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团队成员合照
首先,团队将目光聚焦于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并拜访了惠阳凉帽制作基地。客家凉帽历史悠久,起源可追溯到唐朝末年,主要被用于劳作。另有一说法是,凉帽是苏东坡在被贬惠州时发明的“苏公笠”。惠阳淡水客家凉帽地方特色鲜明,对研究客家古中原遗风、服装样式的讲究等风俗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凉帽、竹扇、竹制灯笼等手工竹编制品的成品展示
团队成员观察晾晒过程
在拜访过程中,团队了解到在20世纪50-60年代,惠阳淡水凉帽产业达到巅峰。当时,凉帽不仅在沿海地区十分流行,还远销海外。凉帽远销的成功,使它不仅变成了远行游子独特的“乡愁”记忆,同时还壮大了这门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陈瑾瑜女士为团队介绍客家凉帽历史发展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上客家妇女在烈日下劳作的场景已逐渐远去,加之技艺传承依靠口传身授,需要长时间积累经验,老一辈艺人大多年事已高,年轻人又对技艺不感兴趣,这个行业在惠阳逐渐式微。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已经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局面,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抢救和保护。团队成员们也对这种现象感到担忧,想为此做些事情。
团队成员在陈瑾瑜指导下体验凉帽手工褶布技艺
团队成员体验削竹篾过程
于是,团队体验了削竹篾、手工褶布等技艺,并对非遗传承人陈瑾瑜女士进行采访。陈瑾瑜一直致力于非遗进校园活动,她在采访中表示:非遗技艺的保护、推广与发展需要更大的平台,她希望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能变成非遗“在”校园。
陈瑾瑜展示凉帽制作的尺寸标准
陈瑾瑜也表示这离不开政府与外界的支持和每个人的努力推动。她对凉帽的发展有着自己的坚持,倾注了饱满的情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知道凉帽竹编等一类手工制品,感受它们的魅力,主动去学习这门技艺。同时,她希望年轻一代能有更多新的想法创新加入进来,让它们可以走的更远,被更多人喜爱。
团队成员与陈女士进行采访交流
团队将汉服与凉帽的结合展示
团队成员从年轻人视角出发,向陈瑾瑜表达了团队认真思考后得出的想法,就如何将传统与创新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如结合年轻人喜欢的新事物,紧跟潮流(如汉服、国潮文化、衍生亚克力小周边等)发展凉帽产业;结合旅游业,衍生出有关主题的咖啡厅、书店、民宿等;结合客家文化、东坡文化等大ip,坚持传统特色发展等建议。
三、成员感悟
张心瑞
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我们来到了惠阳凉帽制作基地了解凉帽的制作工艺。比如,它的选竹、采竹,再到制作帽檐(俗称“外墙”)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手工折布这一步骤。制作一片折布,需要让布料粘上米浆水,手工折出折痕,再放到太阳下进行晾晒。尝试制作折布时,我们都觉得这个过程非常的困难,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陈女士介绍,他们通过“固色”的方法对手工折布的工艺进行了升级改进,避免了布料掉色的情况发生。这使我认识到,惠阳凉帽的制作工艺是一项非常有意义且有魅力的非遗技艺。希望我们这次的三下乡活动能够将这项非遗技艺更好地宣传出去、推广给大家。
丁可云
通过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我深刻了解凉帽背后的故事并体会到了传承者与凉帽之间的深厚情感。制作一顶凉帽,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凉帽帽檐结实挡阳,帽帘轻柔妩媚,软硬的结合使得造型不呆板,又有朦胧的美感,是一项不可多得的美丽非遗。但是现在优秀的凉帽师傅们年纪都大了,无法继续进行凉帽的创新创作,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来延续和发展凉帽技艺。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新人才加入其中,让凉帽在新时代焕发属于它的光芒色彩。
谢剑磊
我们很荣幸能来到惠阳凉帽制作基地参观体验凉帽制作工艺。经非遗传承人陈瑾瑜女士讲述和演示,我们大致了解了凉帽的制作过程。其制作工序的繁多,让我不禁感慨古人的智慧。同时,我明白了每项非遗都体现着一个地区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这样的宝贵传承是不应该随时间流逝而轻易埋没断绝的。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为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