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三下乡 | 贡献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思政教育

时间:2019-09-01浏览:166设置

队名:九禾

实践时间: 2019年8月30日至2019年9月1日

实践地点: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

指导老师:雷吉来、洪小兵

团队队员:陈佩怡、郑杰、缪美诗、刘尹荣、方向霖、涂康林、刘智敏、黄嘉怡、吴炽辉

实践主题:新时代乡村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以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为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18日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新时代乡村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情况,2019年8月30日和9月1日,由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位专业指导老师和本院思政专业8位学生、政法学院1位学生组成的“九禾”团队,秉承为乡村振兴服务的精神,发挥师范专业优势,以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为实践基地,以新时代乡村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为主线,围绕实践项目“新时代乡村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调研——以惠州市博罗县横河镇为例”,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这次活动,“九禾”团队具有明显优势。团队成员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专业学生,接受过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及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且成员多数为惠州本地人,熟悉惠州当地情况;指导老师具有丰富的思政课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更具有丰富的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经验,并与当地学校校长、政府有关领导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沟通。


第一站:横河嶂背耀伟畲族小学

8月30日早上,团队来到横河嶂背畲族小学,雷金球校长热情地接待了九禾的队员,并与队员们进行了深入座谈。嶂背小学是博罗县唯一的少数民族学校,而且还是全国唯一一所从小学一至六年级都实行双语(畲语和汉语)教学的学校,多年来,始终坚持传承畲族文化。环顾校园,无论是教学大楼上的壁画,还是环绕半个校园的文化长廊,都以畲族文化为主题,呈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形成与众不同的校园风格。



第二站:横河石湖小学

在雷金球校长的陪同下,队员们前往石湖小学,受到邓国红校长及老师们的热烈欢迎。石湖小学有着优美的校园环境,校门口有小溪有宝塔,校园里有百年老树,楼梯间走廊里挂着许多教育名言,每个班都有一个图书角,连楼梯间也有图书角,随处散发着幽静的书香。该校近年引进了多位年轻老师,为这间乡村小学注入了更新鲜的血液。



第三站:横河郭前村上良村

当天下午,九禾离开石湖小学,来到郭前村(行政村)下面的上良村。该村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民宿,将乡土文化、生态文化和旅游开发等融为一体,是横河镇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典范,为人们思考研究如何将乡村振兴资源融入乡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生动范本。



第四站:横河镇横河中学

9月1日上午,团队来到横河中学,首先与该校卢赵英副校长、德育处黄伟明主任及思政课老师进行了座谈。卢副校长自豪地表示,虽然横河中学不是名校,但是作为一所博罗县德育示范校,校园的“礼”育氛围浓厚,特色鲜明。在坐的老师们也一致表示,尽管学校思政课老师数量不足,并且教育资源也不具备优势,但思政课老师始终坚持挖掘当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教育引导学生。而且由于是乡村学校,学生接触外界新鲜事物相对较少,性情都比较朴实,受学校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学校教育的接受度比较高,这些都是教授好思政课的有利条件。访谈结束后,队员们流连于校园,对校园内浓郁的礼仪文化氛围感到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第五站:横河中心小学

走出横河中学,团队马不停蹄前往横河中心小学。在卢美强副校长指引下,队员们着重考察了该校的校园文化。校园右侧综合楼一楼,是即将完工的读书室,墙面贴着的“阅读是智慧人生的阶梯”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意,靠墙的是一排崭新的木制书架,种类丰富的儿童读物被整齐摆放其中,学生可以在此自由取用书籍进行阅读。环视校园,“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等名言警句,随处可见,置身校园,让人想到的主要就是要读书。



短短的两天,考察了四所中小学校,九禾一行对当地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一系列问题,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对如何构建乡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体系,进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了更符合实际并可操作的认识。经过此行,九禾的队员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决心要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队员感想:

黄同学:

我们这次调研收获颇丰,这是一次思政文化的碰撞,让我们以小见大,用更全面更客观的眼光看待乡村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情况。畲族小学雷金球校长,十年如一日,通过学校建设与教育教学,传承畲族文化,让我们很震撼。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也感觉到了身上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方同学:

走进畲族小学,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畲族文化特色。同时也知道了这一切的背后,是校长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我对此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原来所有不平凡的成就的取得,都源于平凡的坚持。除此之外,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禾肚里的古色古香的民宿,上良村的优美的风景,让人驻足于此,难以离去。另外,通过与校长老师们的交谈,也让我们明确了往后开展思政课程调研方向,坚定了调研信心,实在是受益匪浅。


刘同学:

虽然只是短短的两天时间,但真的深刻认识到乡村教育的“两难”,不只是有诗和远方的素质教育,也有眼前的苟且的应试教育。以前一直在谈论的乡村教育问题,至今依然存在。乡村教育中师资队伍的不足,各方面对主科(语数英)的过度重视,导致对其他科的失重,难道为了“智”可以不要“德美体”吗?难道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乡村中小学校都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如何将教育与此融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育才以育人为先,“德”便是育人的关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更坚定了我作为思政人的信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