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三下乡|追梦普法走基层,德润法治入人心

时间:2019-09-01浏览:248设置

追梦青年

实践时间:2019年7月15日至2019年7月17日

实践地点:惠州市霞角村、范和村、观背村

指导老师:温智、蒋炜、潘勇裕

团队成员:陈雅婷、陈淑雯、吴漫越、王政烜、陈榕、姚佳欣

实践主题: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共建共治共享法治环境建设的思考--惠州市创新普法工作的调查与研究

  

基于十九大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落实广东新时代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使命,为助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追梦青年”团队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基础,以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为重点,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在惠州市进行了基层法治建设情况的走访工作。

经过前期的材料准备,追梦青年团队于7月15日—7月17日分别对霞角村、范和村、观背村等村落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村委访谈、与村民交谈等方式了解农村法治现状,期望探索出更接地气的基层普法方式,让法治深入人心。 

  

  

  

  

 

从道德角度看基层法治——霞角村

  

迎着晨阳,追梦青年出发前往下乡第一站——具有“民族法治示范村”美誉的霞角村。到达目的地,村委热情招待追梦青年们坐下来,并逐一介绍了参与访谈的霞角村干部,接着追梦青年与霞角村委绕惠州市首创的村法制副主任制度、三三一制度以及大数据背景下对普法工作的影响等问题,依次展开谈论。

村委从霞角村法治实况出发,向追梦青年团队详细介绍了该村的法治建设状况。一方面,村干部尤其注重“法德共建”,即不仅要以法释民,更要以理服众。另一方面,霞角村在法治创新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瓶颈,现今村里人口结构多由小孩以及老人构成,因此新媒体等创新普法方式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该怎样有效普法,这也是霞角村村委接下来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访谈结束后,霞角村法治主任带着追梦青年一行人到村里对村民进行走访,交谈中,村民提到同姓一家亲的说法,正因为大家都有这个共识,所以即使出现邻里纠纷也能做到小事不出村的效果。
 

 

从经济角度看基层法治——范和村

  

结束了霞角村的调研工作后,追梦青年团队紧接着来到了惠东范和村,带着“昔日的毒品贩卖村,现今法治建设情况如何”的疑惑,追梦青年开始了与范和村委的会谈。
 

 

村委从经济基础层面分析了该村的法治建设情况:近年来村民通过海上养殖、兴办工厂等途径获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治意识也随之不断加强,村民不但个人安分守己,而且在邻里出现矛盾冲突时还会相互劝解。谈及对村里的法制建设工作的计划与期待时,村委表示希望法制副主任能够长期驻村,更好地为村民带去专业的法律知识,以提高村民法治素养。  
  

 

顶着烈日,追梦青年走街串巷到村民家中进行交谈工作。“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都很完善,网络通信也很方便,作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也能通过电视传媒观看法治栏目,学习到一些法律知识……”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向团队诉说着。
 

 

此外,范和村保存完好的古迹以及淳朴的民风也给追梦青年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文化角度看基层法治——观背村

  

作为惠州市公认的“法治示范村”,观背村成了追梦青年团队必不可少的下乡去处。相比于其他村落,观背村不仅具有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还创建了“一村一警”的治理模式,但凡遇到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村民便可以直接向村里的警员寻求帮助,维护自身权益。观背村还加强了对线上普法模式的探索,结合新时代科技产物进行更加创新的普法宣传,使法律知识真正深入人心,以建设更为完善的“三无村”,即无毒村、信用村、无上访村。

  

  

  

  

  

  

 

   夜幕降临,尽管到了晚上,观背村也几乎“夜不闭户”,追梦青年队成员在此落户是一度担心入夜以后的安全,但是这里的村民告诉队员们“你们放心吧,这里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提高基层法治素养,不仅要依靠法律知识,同时也要注重道德教育,不能空谈法律条文,而是要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此外,也要注重农村经济基础的建设,只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变好了,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最后,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更是不容忽视的普法手段,古时“孟母三迁”、“耳濡目染”等故事都在告诉今天的人们氛围营造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让当代人学法懂法,更要让后代新生自小就有法制意思,如此,基层法治才能真正走上正轨。

 

队员感想

  

此次三下乡,我们去到了以党建为引领,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的惠阳霞角村;来到“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惠东范和村感受古韵下的法治风景;走进博罗观背村,隐藏在繁华闹市中的世外桃源,感受淳朴民风,法德同治;

村内除了随处可见的法治宣传语,法治小标版,还有亭台、楼阁、文化长廊,环境舒适优美、树木葱茏,民风淳朴,既是村民和游人休闲游憩的好去处也是倡导文明礼仪、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阵地。
追梦青年此次走进惠州村落,调研乡村法治建设,学习和收获了很多。十分感谢村委会的热情接待、支持和配合,为我们做课题做项目提供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材料,也很感谢团队的小伙伴一路的陪伴,追梦青年,再接再励。

——吴漫越

 

在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参观了惠州市几个法治示范村,在和村委访问的过程中了解到惠州市法治工作的概况,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市首创的法治副主任制度已推广至全国。示范村里不仅有法治副主任,还会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普法宣传活动,几个村的建筑物都充满着法治气息,在和村民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村里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氛围在悄然改变着。通过这次的实践,我真切地感受到惠州的基层法治建设体系在肉眼可见地完善,我为惠州感到骄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实践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只是死读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去实践,去调研,去增长自己的见识和阅历,如果能为社会发一份光一份热,那就再好不过了。

——陈淑雯

 

暑期社会实践是学校为我们在校大学生提供的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参与学习的绚丽舞台。利用假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际中检验自我,积累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真正走入社会的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到了惠阳霞角村、惠东范和村、博罗观背村,去听当地的普法经验,去看各地的法治环境建设,深入到村委和村民家中,深切感受到国家政府对我国普法工作的重视和相应工作的努力,为我们的普法创新课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宝贵经验和资料

在这个前景尚好,但内外风险挑战也与日俱增的时代,在这次为期一周的实践之旅里,我们伴着天边透亮的星出发,迎着弥漫的落日而归,只为共建法治环境,共创美好未来。许多年之后,面对法治盛世,我们都将会想起,组队调研普法的那个遥远的暑假。

——王政烜

 

夏虫啼呜,知了躁动,追梦青年在这夏日热情中,顺利结束了下乡普法社会实践活动。回顾这三天,我不仅为村民积极配合调研工作而欣喜,还为团队因为共同的目标奔走于烈日下而感动,过程的点点滴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而我仍历历在目。

从前期思考下乡做什么,到后来确定下乡普法主路线,并且尝试自主联系当地村委,学会与村委沟通征求进村调研的意见……此过程是对我们个人能力的锻炼,也使我们于无形中得到成长。成长看似是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姚佳欣

 

#三下乡第三站全国法治村观背村#

A.小团队一直喊着要来的观背村终于有机会来廖,村书记说观背村是个无毒村、信用村、无上访村,民风淳朴。在找民宿的时候问阿姨:这里安全吗?阿姨笑:这里没这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B.晚上发现发这个村几乎“夜不闭户”,很安静,吃完晚饭在村中散步,微风+隐隐约约的歌声,舒适静谧。

C.临时决定住下来的民宿,大门没关,不见人影,冰箱开着,通过美团打电话给老板,老板说随便拿等他回来再给钱就可以了,于是上楼顶吹风聊天,夜里只有我们几个人说话的声音,还有微弱的风声。三下乡晒黑了我的脸,打动了我的心,惠州法治一定能越走越远,真正做到“普法接地气,法治入人心”。

——陈雅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