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三下乡|平海好风光,渔歌永流传

时间:2019-09-01浏览:124设置

摘要:追寻惠州非遗文化,新时代传承接力! 

  

队名:“渔音袅袅”队

实践时间:2019年78日至7月13

实践地点:惠州市惠东县、惠城区

指导老师:陈雄辉、储

团队成员:许美杉、徐略标、廖斐灵、蒋俊杰、林泰泓、林静婷

调研方向:镜头下的平海渔歌——关于惠东“平海渔歌”发展现状的调研与思考

 

湖波微漾,水光粼粼。

海上的小舟再次斜影归来。

此情此景,于700多年前,

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

却是海浪卷起的悲叹故事……

  

    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为响应“灯塔青年”的号召,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渔音袅袅”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六人于7月8日起赴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以“寻找文化记忆探知历史脉络”为主题,开启一场关于“惠东渔歌”的文化追寻之旅。

  

  

   “惠东渔歌”是广东省传统民间艺术之一,从宋朝由福建沿海传入惠东。2008年6月7日,“惠东渔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惠州市为数不多的非遗文化

    脚步下的调研,镜头下的三下乡,旨在了解并记录惠东渔歌发展现状,探索惠东渔歌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走入当地,贴近文化,团队先后在惠东县平海、港口等地走访了当地群众,寻访了惠东渔歌传承人李福泰老师、苏方泰老师以及张喜英老师,正是他们的守护,才有今日的惠东渔歌。

 

Part1:古城走访,渔歌迎客

  

时间:2019年7月8日

坐标:惠州市惠东县平海古城

  

  

    古城的奶奶们很是热情好客,即兴唱起渔歌。当下居民的传唱中,更多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后古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从走访中了解到,无论是渔歌的改变还是渔民生活的改善,都离不开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实施。

 

Part2:欲懂渔歌,先知历史

  

时间:2019年7月9日

坐标:惠州市惠东县平海镇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的刑罚,叫流放;有一个独特的族群,叫疍家。”

    李老师缓缓讲出这句话时,犹如吐露一段长长的历史,眼里流露着伤感的神色。一艘船便是一个家,一首歌就是一个故事。追及其历史渊源,惠东渔歌起初是反映渔民们海上贫困与苦难的生活,抒发其被欺压与折磨的心声。

 

时间:2019年7月10日

坐标:惠州市惠东县港口镇

   

  

    苏老师收集、创作的《瓯船渔歌》、《瓯船童年》组歌,字词间流露出旧时渔民的苦难生活:浮海即家,风浪为伴;随潮航向,捕鱼为生。诸多辛酸,令今日也鲜有渔民后代愿意提及。

 

Part3:渔歌结缘,相辅相成

  

时间:2019年7月13日

坐标:惠州市惠城区

  

 

  

    渔歌歌后张喜英老师,其实并非惠州本地人,因偶然机遇与惠东渔歌相遇并自此结缘。访谈过程中,张老师将渔歌在改革开放后的二度创作情景与团队成员娓娓道来,并鼓励更多的青年人投入渔歌文化事业的学习与推广中,让渔歌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Part4:文化氛围仍不足,传承还需发力


    通过本次的实地调研,团队总结了惠东渔歌在传承与发展中的一些困境,并据此开展了以“关于当代青年对非遗文化惠东渔歌现状的了解与思考”为题的调查,以青年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意在通过问卷,了解惠东渔歌在惠州青年群体中的文化影响力,同时接收关于传承发扬惠东渔歌的新点子,后期形成有力的推广方案,为惠东渔歌传承尽一份力!

    所以,这份问卷,也急需看到推文的你的一份助力!

  

  

 

  

    文化遗产,是民族之魂,是地区之脊,是城市之血脉。非物质文化记忆,有着重大的历史的脉络渊源。探寻非物质文化根源,保护、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惠州为数不多的非遗文化惠东渔歌,更应当受到我们的关注!

 

“以舟为室,浮海而生;

以浪为枕,对月而歌。”

初闻以为浪漫意,读懂才知其中辛。

——惠东渔歌

 

文化的回眸,

也许是历史的一场追寻。

而渔歌的后续,

正等着你我发力!

 

实践心得

  

队长许美杉

    忆在惠东,寻觅渔歌步履匆匆。在这一趟暑期三下乡的调研旅途中,所见所闻,所触所感,都令我对惠东渔歌这一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

    初听惠东渔歌,是在古城的小庙里,淳朴的渔歌声声入耳,这是当下的渔歌,是对新中国、对改革开放的传颂。而后几听惠东渔歌,是在拜访渔歌传承人李福泰老师、苏方泰老师以及张喜英老师时,从他们情真意切的言语中与深邃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他们对惠东渔歌的热爱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扬的信念。知渔歌,需知其渊源。文化正是因为历史的沉淀,才让人有了追寻的意义。在渔歌的收录与创作中,悲叹的曲调道出了渔歌原汁原味的历史味道,而轻快的曲调则见证着渔歌二度创作的情景。“以舟为室,浮海而生;以浪为枕,对月而歌。”初闻以为浪漫意,读懂才知其中辛。

    文化的魅力,让人对历史、对当下,都有了更深的思考与动力。特别是在几位老师的感染下,深入了解惠东渔歌这一非遗文化后,我开始思考渔歌、思考文化往后的路线,希望渔音能够传入更多人耳中,非遗文化能够受到更多青年人的注意,文化传承在当今潮流中依旧熠熠生辉。

 

队员廖斐灵

    本次暑期三下乡的实践,感触挺深的。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慢慢地项目渐渐成型。其中,与队友一起讨论时的思想碰撞真的很好玩,也十分感谢指导老师悉心的指导与帮助。

    在实地调研的途中,我们穿着小黄T走在平海港口的大街小巷。去了平海古城西门的城楼上,同平海当地的奶奶们一起交流渔歌,从老一辈人口中得知,改革开放以来,渔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如今唱渔歌也成了饭后茶余的乐趣。随后我们拜访了李福泰老师跟苏方泰老师,李老师和苏老师是渔歌的非遗传承人。他们从渔歌起源向我们介绍了渔歌的前世今生。从前的渔民受到岸上人民的压迫,形成一个独特的族群——疍家,风浪为生,捕鱼出海,生活很是困苦。所幸改革开放的发展,新中国为渔民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使得渔民能够过上好日子。现今的渔歌,不仅保持着当地原汁原味的悲叹曲调,同时也进行了二度创作,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现今中国为十四亿中国人民提供了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普及程度高,民族融合团结,文化传承接力。这就是,我向往的中国。

 

队员林静婷

    在七月这样闷热的天气里,我们六个人扛着相机,携着纸笔开始我们的三下乡之旅。在这短短几天里,我们听到了很多“声音”。是平海古城的奶奶们自创“渔歌”的音乐之声,是李福泰老师聊起渔歌文化和传承时的孜孜不倦,是苏方泰老师作为渔夫之子娓娓道来渔歌的来历和发展的不易……在各种各样的声音里,我被他们深深地感动着,申遗工作中排除万难和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温故知新,这其中需要的坚持和努力,需要的时间和精力,难以想象前辈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惠东渔歌文化精神感染着我们,我们希望它能有更多机会感染着每一个人,走进大剧院,走进课堂……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