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三下乡|榕水轻舟渡,以龙会南溪

时间:2020-09-01浏览:137设置

队名:言吟心语,冰临晓夕

实践时间:2020年7月24日至7月28日

实践地点: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溪镇南溪村

指导老师:彭嫚丽

实践队员:苏津莹、张贤妍、林源鑫、郭梓滨、陈博熙、戴世欣、熊森晓、李华宇,共8人

实践主题:特色文化宣传对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以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南溪镇南溪村为例)


习总书记曾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言吟心语,冰临晓夕”团队积极前往揭阳市普宁市南溪村开展当地特色龙舟的宣传调研活动,与村干部及村民进行密切交流,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宣传为南溪村的振兴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江榕水过千帆,云穿祥龙降福祉。醉笑人事聚还散,满城星烁卧南溪。南溪龙舟以红龙盛名。其旗号为“夺锦如飞”,全舟划桨,打鼓,敲锣和掌舵共需54人。龙头高大威武,集各种吉祥物于一身,龙鬓则呈波浪式放射状,俗称“尔毛龙”。栩栩如生的龙舟于江中飞舞,寄托了村民们祈求来年万事顺意的心愿,传承着屈原大诗人一生爱国为民的情怀。当众人齐心协力划动船桨,汗水挥洒在炎炎夏日,更是展现着一种难得的团结精神,歌颂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熠熠生辉的历史诗篇。




相传明朝中期,位于普宁洪阳河出口处,有一乡寨,曰新溪柳村。村里有一富商,人称柳员外。其家有女,柳员外视之为掌上明珠,自幼博览群书,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有夜偶梦龙舟竞渡的盛况,鼓声阵阵,龙鸣九天,好不热闹。辰乃禀告双亲,请求造龙舟。双亲允诺,广征民工于村边拓宽洪阳河段,得名南溪,专供赛龙舟所用。后来,柳氏女出阁,每年端午依旧会回娘家观赛龙舟。一份平常的爱女之心,却无意间成就了南溪龙舟千年的兴盛。光绪四年,南溪派代表参加揭阳北门举办的丁日昌龙舟邀请赛获得优异成绩,从此更是声名大噪。历史悠久的龙舟文化如今与一些传统文化一样面临着传承的困境:由于近年来村中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传承群体的年龄逐渐向中老年偏移,龙舟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压力。

本团队于2020年7月24日到达揭阳市普宁市南溪村开始实践,采用走访与分发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当地村民对龙舟文化的态度,以备后续的微博线上传工作。实地调研期间,路程颠簸,语言不通等困难比比皆是。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队员们仍然顺利完成了实践任务。各方调查结果显示,当地村民虽对龙舟文化较感兴趣,但由于宣传力度一般,在许多相关知识上并没有深入了解,一定程度导致了龙舟传承逐渐单一化。因此,本团队将通过视频再现南溪龙舟的起源,对龙舟文化进行宣传,加深当地人认知的同时也激起外地人的兴趣,从而助力南溪村旅游业的发展。

榕江水波荡漾,几筏龙舟穿行于绿荫之间,江水见证着南溪村千年的兴衰。队员们从中体会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学习到赛龙舟的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坚定希望自身所在的社会实践团队也能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把力量拧成一股绳。这正是南溪龙舟的精髓所在。



成员感想:

这次调研地点是选择我的家乡,很开心能够带着小伙伴们一起观赏家乡特色的龙舟传统文化。看着每一年参与家乡龙舟赛的人数越来越少,内心总是希望能够为几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于是我们团队来到了水乡南溪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走访居民,采访村干部,领略“龙舟”的真实面貌等。我们对龙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力量为南溪村做宣传,为龙舟文化的传承奉献一份力量。

——张贤妍


此次我们的下乡活动向当地居民了解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初团队与南溪镇居委会人员交流,并查阅了有关的资料,了解了龙舟文化的历史起源和在当地盛行的原因,同时走访多位当地居民,与他们热情交谈时感受到了当地人的质朴真诚。有幸见到了龙舟,其做工的精雕细琢,让人惊叹不已。龙舟的文化也是当地人的所信仰的文化。

——郭梓滨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前,我们做了不少准备;活动中,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与当地居民和村委会交流并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后,充分了解国家对当地的个性化帮扶政策和当地的发展情况。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那些精雕细琢的龙舟也被锁在库房里积满了灰尘,也感受到龙舟文化正在面临的困境:由于村中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传承群体的比例逐渐向中老年人偏移。为此,我们制作了有关宣传视频,希望通过我们的活动让更多人关注到自己家乡正在逐渐没落的传统文化。

——陈博熙


伴随着三下乡之旅的落幕,我由衷感念南溪村先辈们传承下来的龙舟精神。抚摸着精雕细琢的龙舟,仿佛聆听到了它们炙热的灵魂。它们渴望被传承,而我们团队正为了这种渴望而不懈地努力并为之奋斗。以梦为马,方能不负韶华。以龙会南溪,方能不负青春。

——林源鑫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