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三下乡|云义教,公益心

时间:2020-09-01浏览:182设置

队名:全是小可爱队

实践时间:2020年7月1日至8月15日

实践地点: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凤小学

指导老师:白旸,邓木彬

团队成员:黄树煜,陈紫茵,郑树敏,陈文玲,陈静涵

调研主题:乡村教育资源开发与西凤义教实践

  

实践背景与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乡发展差距大也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另外,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接触现代文化、西方文化较多,家乡文化、本土文化宣传不到位,很多优秀传统文化濒于失传。

在这种背景下,7月1日至8月15日,全是小可爱队前往家乡广东汕头西胪镇西凤小学参与线上义教活动——西凤义教。本团队成员以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当地高中生提供义教服务,努力为家乡的学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并在当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挖掘乡村优秀教育资源,将潮汕文化引入学生课堂,从而增强当地青少年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对潮汕文化的正确传承、交流与创新。  

  

实践内容介绍

7月11日下午6点,夏日余晖印晚霞,我们到达松和花园和波美文化广场,开始了我们的公益行——杂志派送。落日余晖映照在志愿者们的身影上,志愿者们热情地向来来往往的路人派送杂志,介绍西凤义教,传达我们的义教理念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她,受惠于她!

  

  

  

  

  

  

  

由于疫情影响,本次义教以线上授课的模式开展,隔着一道屏幕与学生交流,这对于团队成员来说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和挑战,但大家都做足了准备来迎接这个新挑战。由于面向群体是高中生,为保障教学质量,团队成员提前进行了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上的培训,与教学经验丰富且专业技能过硬的师兄师姐们进行交流。

除了线上的理论培训,本团队还进行了实战演练。7月26日,西凤义教举行了线下试讲会,邀请了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优秀的师范生担任评委,对担任不同学科的教务员们进行教学能力上的面对面交流。此外,便是线上授课的实操,团队成员根据网络授课环境进行实操训练,以便能够迅速熟悉教学软件,模拟课堂与学生互动的情景。

7月31日,西凤义教线上授课正式开始。团队成员在经过十分充足的准备后,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始了与学生的线上见面,也拉开了第一次线上教学的序幕。由于高中生对于学科知识的需求较大,且线上授课课时较少,团队成员在备课的时候也注重教授学生重点知识和切实有效的答题技巧。与此同时,为了打造活跃有趣的课堂,团队成员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进行知识点的授讲,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因而本次义教虽然是线上授课,但学生们的热情十分高涨。

此外,基于对农村教育资源的开发设想,本团队开设研究性学习板块,对潮汕文化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通过研究设计符合当地特色的课程,寄望于将潮汕文化引进课堂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增强当地青少年对于潮汕文化的自信感。

本团队从潮汕拜神文化和潮汕语言文化入手,开拓了潮汕拜神文化研究和潮汕话素质课两大调研和实践方向。但由于本次义教是线上授课模式,对于潮汕拜神文化的调研,本团队无法带领学生进行线下调研。因而,在进行潮汕拜神文化调研的同时,本团队也致力于潮汕历史文化的探索。借助素质课这一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主题课堂,开设了潮汕语言历史与文化素质课程,成功进行了本团队潮汕文化进入课堂的初次有益尝试。

  

  

  

  

  

  

  

通过本次调研与实践,本团队发现当地大、中学生群体对潮汕文化存在片面及错误性理解,潮汕文化的发展需要被正视与正确引导,潮汕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与此同时,本团队通过此次西凤义教实践,也寄望今后能通过教学把潮汕文化引入到研究性学习课堂,引导其学生对潮汕文化的正确思考与理解,并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对潮汕文化正确传承、选择、交流与创新。通过更多的资源整合及与优秀的平台合作,共同挖掘开发更多的乡村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本土家乡文化中收获更多的成长。

8月15日,第十届西凤义教结束了,在结班会议上,队员们纷纷传授学习经验,鼓励学生们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行,在最后也隔着电脑屏幕与学生们合影留念,记录下这段特殊时期的云义教回忆。

 

实践团队心得

西凤义教,十年义教,风雨兼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身为师范专业的学生,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抱着一颗公益之心,我们团队参加了第十届的西凤义教。在这次公益活动中,不管是杂志派送还是试讲会,或者是为了线上义教的每一次备课和授课,只要听说路过学生的一句“那我来试试”,只要听到试讲会的评委师兄师姐一句肯定,只要在看到聊天区同学们的“谢谢师兄”“师兄辛苦了”的感谢之语,我的那种成就感幸福感顿时油然而生,义教学生的一句感谢,让我知道,西凤义教我并没有白来。

在这次实践中,和实践团队队员的每一次讨论,和教务员的每一次教学研讨,都让我的夏天变得无比充实,西凤义教为我指明公益之路的方向,坚定了我走上教师这条职业道路的心!

对于西凤义教,对于我的实践团队,我想由衷的说一句,盛夏有你们真好!

  ——黄树煜


在短暂的两周义教中,作为教务员,我与弟弟妹妹们曾一起伴随着音乐回忆知识点、开展古代故事会、早间与午间新闻共享,也包括分享彼此的观影感受的电影沙龙环节;当然更多的是我们一起领略从中高中语文的“风采”。弟弟妹妹们在学习中收获,而我在教学中反思与感悟。作为教务部的一员,我沉溺于集体的力量与温暖当中,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作为研究者学习的成员,小伙伴们一起走访当地的特色文化、与各个阶段的乡里人交流,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所有在这里遇到的人,都是可爱有趣的人。每天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可能是讨论工作上的问题,亦或是教学上的问题,也可能只是聊聊天。我们见证彼此在这半个多月里的进步,也目睹了我们一起时的欢声笑语。

 

相遇本身就很珍贵,离别也是。期待义教新的一年!也期待自己能够努力进步,给义教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陈文玲

 

本次西凤义教开启长达15天的线上教学模式,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尝试,充满很多不确定性,可志愿者们秉着一颗公益之心,带着一股让西凤义教更发光发亮的热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创造了第十届西凤义教不平凡的精彩,这是特殊的一年,我们又彼此构造了特殊又多彩的回忆。

谢谢西凤义教的学生们,每次下课你们都会在聊天框里弹出那天暖心的信息:谢谢师姐,师姐辛苦了,而我更想谢谢可爱的你们,成长是相互的,是你们让我学会了更多、勇敢了更多;谢谢一起为这次西凤义教不平凡的第十年共同努力的志愿者们,能与你们一起工作一起教学,我很幸运;谢谢西凤义教,是你给予了我一次教学的平台与机会,让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与情谊,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十年之约,有幸参与,感恩遇见。

                                                                        ——郑树敏

 

为期二十天的西凤义教结束了,心里有种不舍的感觉。

在一开始,西凤义教还没有确定要使用线上教学的模式时,在疫情有所减缓但是还是需要警惕的情况下,我的内心是有点不安的,担心线下教学的防护程度不够。

开班前夕,确定了“云义教”的线上教学模式,更加安全,但是对学生课堂的自觉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线上教学的反馈也很好,大部分的学生们都抱着学习热情来上课。虽然无法见面,但是看着屏幕前他们礼貌又略显稚嫩的话语,我们还是感觉非常满足。

在这个暑期,除了社会实践,我还参与了其他的事情,所以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西凤义教中。但是看着QQ 群中,大家积极地为高考后的高三学生提供志愿咨询,看着推文中志愿者小伙伴线下的备课和志愿活动,看着西凤义教的学生通过社交软件询问教务员学习问题,我都由衷地感受到西凤义教是一个非常温暖也非常有意义的群体。

第十届西凤义教,很幸运成为你成长道路上的一个见证者。

                                                                        ——陈静涵

 

十年义教,感谢有你,有我,有他!

当下定决心参与到第十届西凤义教的建设中,我就知道,前方可能会有许多未知的挑战等待着我们。但没关系,有无数前辈和同行者一路支持着,便觉有无数的动力。

当收到线上办学的通知后,给一个月前相对稚嫩的团队带来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西凤义教求实奋斗的宗旨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义教人的心里,所以面对线上的挑战,我们没有选择放弃,而是迎难而上,解决一切可能出现的困难!

开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议,筹备线上教学的各项工作,统筹各部门落实工作任务。每个人都想再分出几个自己,尽量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云义教的我们,虽然只有短短两周的相处期,但每个人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留在心里,永远怀念!我爱西凤义教,也爱这个最美夏天里认真努力的你们!

                                                                        ——陈紫茵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