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三下乡 |追寻潮汕建筑之美,助力家乡振兴之战

时间:2021-09-01浏览:142设置

一、团队简介

团队名称:寻迹”——赴潮阳建筑实践小分队

实践时间:202186日至2021821

指导老师:白旸

团队成员:黄树煜、陈紫茵、陈文玲、郑树敏、林源鑫、张美晨、吴宏忠

调研方向:潮汕建筑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调查研究——以汕头市潮阳区为例


二、实践内容

 86日下午2点,寻迹队与西凤义教公益组织合作进行一次义教实践。本次实践由团队成员黄树煜作为主讲人,其通过腾讯会议为西凤义教的高二学生开展了一堂课外地理课——地理视角下的潮汕地区。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都非常积极地与老师互动,课堂氛围非常好

 

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互动

 

 2021年8月11日下午4点,寻迹队成员黄树煜在西凤义教公益组织的帮助与支持下,通过腾讯会议为西凤义教的高一高二学生开展了一堂潮汕建筑文化课——地理视角下的潮汕建筑。

 

黄树煜成员在认真授课



在本堂课中,黄树煜结合团队此前的文献整理与实地调研成果,向学生们讲述了潮汕传统建筑由来的民间传说,并从地理学科的角度重点和学生介绍了潮汕传统建筑的防潮防蛀技术、防风防雨技术和抗震抗灾技术。

 

黄树煜成员在授课

 

课堂上,学生积极活跃发言,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充满了好奇。

 

课上同学积极发言


最后,在一片“谢谢师兄”的刷屏中,本次潮汕建筑文化素质课圆满结束。

为了深入了解家乡的潮汕传统建筑文化,团队成员于2021年8月7日下午两点,来到了位于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西二社区的潮汕民俗馆进行调研参观。

 

团队成员参观长廊

 

 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了解到,这里拥有当地最具潮汕建筑特色和地方影响力的潮汕建筑,并被村民亲切称为“九龙吐珠”,也称荣德家园。在本次调研中,团队成员在跟随工作人员的参观途中对于九龙吐珠的嵌瓷装饰、木雕与石雕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分队成员跟随工作人员参观

 

主祠堂外围的嵌瓷


祠堂内部雕花

 

祠堂两侧长廊壁画

 

在完成了第一次调研工作以后,团队经讨论决定于2021年8月21日上午再一次进行调研,这一次的主要工作是采访祠堂中的老人,了解祠堂背后的故事。本次调研由陈紫茵、陈文玲、郑树敏、黄树煜等人前往西胪镇西一村与西二村的陈氏祠堂的始祖祠堂、长房祠堂、三房祠堂进行调研。

 

寻迹小分队合照

 

在本次调研中,团队成员还与祠堂里的老人深入交流,收获颇多。

 

成员与老人深入交流

 

早上调研结束,团队成员返回家中进行整理工作,总结了潮汕传统建筑——祠堂在选址、布局、功能方面的特点与考究之处。

  

三、队员心得

陈紫茵:

在本次三下乡实践中,我们团队一同走访了西一西二的祠堂,以陈氏祠堂为调研对象,深入了解了潮汕祠堂建筑祠堂在选址、布局、功能方面的特征,加深了我们对潮汕传统建筑的认识。我们还偶遇了一位成员的小学老师,实属意外之喜,跟着老师了解了西胪建村创宗的六百多年历史和西胪抗战史,我们受益匪浅。了解到西胪陈氏家族的建立历史,以及西胪的抗日战争历史,我感触颇深。

黄树煜:

看着那些珍藏的资料,致敬这些致力于整理村落历史发展资料的有心人。同时我们也感慨当下文化传承的不足,很多老一辈人也说不清记不得很多历史了,文化传承和历史传承任重道远。建筑承载着不仅仅是其风格与文化,其间的装饰、对联、碑文,建筑里的人,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份民族回忆。

郑树敏:

此次的亲身实践,让我更进一步地感受到了家乡的文化美与独特美。独特的潮汕建筑,每一个祠堂,每一个民居,每一条长廊等,都能让潮汕人心怀对家乡的特殊情结,它的特质,它的文化,值得我们秉承与挖掘。我相信潮汕建筑的发展之道将是宽敞、明亮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