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三下乡 |汇集惠院记忆,共创历史华章

时间:2021-09-01浏览:126设置

一、团队简介

团队名称:北斗七星队

实践时间:2021年7月18日

实践地点:惠州西湖、丰湖书院

指导老师:马思梦、黄丽嫦

团队成员:陈纯燕、沈静仪、陈灵钡、李祖校、郑凯文、黄铖浩、黄喆

调研方向:

1、旧址探访、事迹发掘,了解学校历史、学习先进事迹。

2、寻访退休老教师,汇集惠院记忆,并了解他们的近况。

3、发放问卷调查,收集校友对惠院的记忆。


 

二、实践内容

一条大江,滋养一方土地灿烂的文化;一座书院,传承了一座城市千年的文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惠州学院75周年校诞,各有志之青年,以传承惠院精神为己任,组成北斗七星之团队,踏上寻找记忆之旅......

7月18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贤斌副书记、马思梦老师、黄丽嫦老师、北斗七星队一齐前往惠院旧址——丰湖书院,参观尚志轩、阆苑储英阁、人竞向学堂和丰湖书藏,探寻惠院人文历史的发展与传承。

 

 

在陈贤斌副书记的引荐下,团队拜访了王利民和吴汉意两位退休老教师,深入理解惠院精神,体悟到了“党在惠院”的奋斗记忆。

原资产管理处王利民老师为团队讲述了他前往广州宣传惠院,打破外界对“学院”称号偏见的事迹,以他在近期学习中越反击战一等功臣讲话的经历,为团队树立榜样,并且劝诫惠院学子,精钻一门技术,是立足之本,帮助团队成员们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引学习方向,老师首先以自身变得“能说会道”、不怯场,其中需经过千锤百炼的实践经历。同时,在写文章方面,一如俗语“好事多磨”的道理,需笔耕不辍的实践,阐述了惠院“敦重明辨,求真致用”校训的真谛。正值75周年校诞,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学生们能保持自信,与学校一起努力实现“5年计划”,尽可能地凭借自己的关系与特长帮助母校更好的发展下去。”

 

 

党龄62年的原保卫科吴汉意科长为团队讲述了“党在惠院”艰辛的历史变迁,“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后勤部为耕读老校的多次搬迁与合并,他们早出晚归、任劳任怨;新校区建立之初,一穷二白,诸事都要亲力亲为的艰辛回忆.....仿佛把团队带回到了那个年代,让成员们知晓前人的辛酸和汗水,也让后辈们明白现今优越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当下,为续写灿烂惠院新篇注入新动力。

 

 

正当在书亭下聆听吴老讲述惠院的历史时,吴老的老伴为团队送上了“温情一瓶水”。当手握这瓶水时,一股暖流流入成员们的心田。

 

 

吴老夫妇还很热情地邀请团队前往他们家中作客。临别之际,吴老师为即将到来的2021级新生送上了寄语,还为75周年校诞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陈贤斌副书记对这次实践活动感触颇深,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方能出真知。”

 

 

实践活动接近尾声,团队宣传员李祖校现场发表本次实践活动的感想,他表达了对退休老教师为北斗七星队分享惠院记忆的感激之情,同时本次社会实践也让他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

 

三、成员心得

沈静仪:

满满的感恩与回忆,一个星期的实践活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近尾声,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收获满满。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感受到老一辈对我们学院的付出,在今后我定当:继承宣扬母校优良传统历史,砥砺前行,为母校建设开辟一个更加广阔的蓝空出一份力。

黄喆:

西湖之景无限好,清风徐来水波粼;

丰湖书院见千古,又见当年东坡亭。

王吴二老言往事,才知当年多不易。

七十五载铸辉煌,多少英雄为之瘁?

吾辈今日当自醒,砥砺前行续华章。

陈纯燕:

学校优美的环境来之不易,在享受的同时,更要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学生要爱护自己的学校,感恩自己的学校,正因为学校的栽培,我才能获得成就。希望我能够通过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建设出一份力量。

陈灵钡:

回首过去,这些老一辈教职工的努力改善了我们的艰苦环境。

展望未来,他们也希望我们能够共同携手,为惠州学院的未来五年规划添砖加瓦。

新一代的可爱的人正在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一齐让惠州学院更上一层楼!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