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团委、学生组织: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重大战略部署,组织动员广大青大学生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支持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备战广东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团委决定开展惠州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25年9月-2026年3月
二、参赛对象
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
三、组织单位
惠州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组委会
本次竞赛设立大赛组委会,由创新创业学院、校团委、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部等联合发起单位的有关负责老师组成,负责竞赛组织工作。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校团委创新创业部,负责竞赛日常事务管理。设立大赛评委会,由组织单位聘请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或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各二级学院团委要成立相应组织协调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学院赛事的组织领导、作品评审等工作。
四、作品分类
大赛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致力于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踊跃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中。本次创业计划竞赛面向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书面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共设置五个类别。参赛项目应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以下分类选择参赛组别:
(一)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类:分为人工智能组、网络信息组、生命科学与医药组、新材料组、新能源组;
(二)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类:分为农林牧渔组、电子商务组、旅游休闲组;
(三)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类:分为政务服务组、金融服务组、消费生活组、医疗服务组、教育培训组、交通物流组;
(四)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类:分为环境治理组、可持续资源开发组、生态环保组、清洁能源应用组;
(五)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类:重点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分为文化创意与工艺设计组、体育竞技组、文化交流组、经济与贸易组。
五、参赛作品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每个团队或个人只能申报1件作品(含主要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如团队或个人多报作品,将取消该团队或该个人所在团队的全部参赛资格。
(二)评审标准
详细评审标准参看《“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章程》(见附件1)。
(二)参赛形式
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参赛队伍人数以8—10人为宜,不能超过10名,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以多学科交叉为宜,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同一作品指导教师人数最多不超过3人。
六、日程安排
1.动员部署及申报准备阶段(2025年9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各二级学院团委按照竞赛《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成立院级竞赛领导小组,明确竞赛责任,充分挖掘本学院资源,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学生积极参赛,做好参赛组队和作品申报工作;要结合大赛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机制建设工作,要注重与“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攀登计划”专项资金的衔接,鼓励学生将科技创新项目转化为创业实践,以创新促进创业。
学院竞赛领导小组应结合院内相关专业特色,举办至少一场“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专题培训讲座,稳妥、有序举办院赛选拔优秀项目作品,并于11月上旬对所有参加院级竞赛的作品,在学院网站主页上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公示内容须包括项目名称、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和院赛获奖等级等关键信息)。院赛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因素。
2.校级预赛阶段(2025年11月中旬—12月中旬)
请各二级学院在2025年11月11日上午12:00前将电子版的申报表(附件2)、汇总表(附件3)、计划书(作品)和讲座总结、院赛结果公示及相关证明材料(评分表等)打包发送至校团委创新创业部邮箱:hzutwcxcyb@163.com,邮件统一命名为“二级学院+2025年挑战杯(小挑)申报材料”;并于11月13日(周一)17:00前将盖章后的《作品汇总表》(附件3)纸质版交至少康楼203校团委创新创业部办公室。
竞赛评委会将以书面评审方式选出若干件作品入围决赛。
3.校级决赛阶段(2025年12月中旬—12月下旬)
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入围作品以书面评审和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选,决赛选拔出的优秀作品直接进入挑战杯训练营,备战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4.省赛备赛培训阶段(2026年1月至2月)
校团委组织专家对进入挑战杯训练营的团队进行培训、指导,进一步打磨项目,不断提高团队成员创新创业能力和项目质量,最终将选出表现突出的团队代表我校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七、奖励方式
(一)本次大赛奖项设金奖、银奖、铜奖
(二)学院组织工作奖励
1.学校以积分方式对各学院组织工作进行评选,奖励在“挑战杯”组织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学院。
在“挑战杯”校内赛中,每件申报作品计1分;入围终审决赛的作品,每件计2分;获得金、银、铜奖分别计5、4、3分。
在“挑战杯”省赛中,每件入围作品计3分;获得金、银、铜奖分别计10、8、6分。
在“挑战杯”全国赛作品选拔过程中,每件申报作品计5分;参加遴选答辩的作品,每件计8分。
在“挑战杯”全国赛中获金奖作品每件计40分,获银奖的作品每件计30分,获铜奖的作品每件计25分。
2.“挑战杯”参赛成果及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情况将列入学院年终考核体系。
3.对于表现突出的学院,授予“惠州学院‘挑战杯’优秀组织奖”称号。
(三)其他
1.指导教师应依据对项目的贡献程度合理确定学生团队成员排名排序。
2.团员在“挑战杯”系列竞赛的中获得国赛金奖、银奖,或者省赛金奖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选“优秀共青团员”。
八、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协同推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推进我校就业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有力举措,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平台。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协同推进、广泛动员、深入挖掘优秀项目参与赛事,确保本届“挑战杯”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要加大审查力度,对参赛成员资格和参赛作品内容进行审查把关。
2.精心组织,把握导向。各二级学院要深入挖掘本学院师生的科研成果,筛选重点、特色成果,选拔优秀学生团队。落实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和经费,切实关心、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积极争取专家学者的支持和指导,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夯实“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的群众基础。
3.站稳立场,严格把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对参赛成员和作品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参赛资格或弄虚作假,或在本次参赛作品以及曾在社交网络媒体、公开场合发布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言论的,一律不得参赛。一经发现,将严肃追究相关高校责任。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二级学院应重视大赛宣传工作,借助各类媒体手段,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平台;要强化优质资源供给,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服务更多学生成长发展,努力为实现大赛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和提供有力保障。
九、联系方式
校团委直属部门创新创业部0752-2529160
邮 箱:hzutwcxcyb@163.com
地址:少康楼203办公室
附件:
3.惠州学院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汇总表
共青团惠州学院委员会
2025年10月1日